ISO27001信息安全体系认证要求的文件
2. 策划与目标文件
-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(需包含评估方法说明,如采用的风险矩阵、资产识别清单;风险处置计划,针对高风险项的控制措施及完成时限);
- 信息安全目标及分解文件(需体现目标的可测量性,如“2025年核心系统漏洞修复及时率≥98%”;目标在各部门的分解记录,如IT部负责“服务器补丁更新率”,行政部负责“办公设备加密率”等);
- 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报告(需列出适用的信息安全相关法规标准,如《网络安全法》《数据安全法》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》;针对法规要求的合规性自查记录,如数据分类分级是否符合《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安全管理规范》)。
二、文件与记录控制类资料
ISO/IEC 27001要求企业建立“文件化的体系”,此类资料用于证明文件的编制、审批、发放、修订及记录的保存符合规范,确保体系运行“有迹可循”。
1. 文件控制记录
- 文件清单及版本台账(需包含所有体系文件,如管理手册、程序文件、作业指导书;明确各文件的当前版本号、修订日期、审批人,如《数据备份作业指导书》V2.0,2025年3月修订,由IT总监审批);
- 文件发放与回收记录(需体现文件的分发范围,如《信息安全应急响应程序》发放至IT部、生产部等关键部门;旧版本文件回收记录,避免无效文件流转);
- 文件修订记录(需说明修订原因,如“因法规更新修订《个人信息保护程序》”;修订前后的内容对比表,确保审核组清晰了解变更点)。
2. 记录控制证据
- 记录清单(需列出体系运行中产生的所有记录,如风险评估记录、培训记录、漏洞扫描记录等;明确记录的保存期限,如“客户信息处理记录保存3年”“审计日志保存6个月”);
- 记录存储与检索证明(如电子记录的加密存储截图、纸质记录的档案柜编号及借阅登记本;需能证明记录的完整性,如无缺页、无篡改痕迹)。
三、核心控制措施运行资料
这是审核的“核心环节”,需根据ISO/IEC 27001“控制措施附录”(如A.5信息安全策略、A.8人力资源安全、A.12操作安全等),提供各控制措施的执行证据,证明体系“落地有效”。
1. 信息安全策略与宣贯资料
- 专项信息安全策略文件(需覆盖关键领域,如《密码使用策略》《远程办公安全策略》《供应商信息安全管理策略》;策略需经管理层审批,并有发布记录);
- 策略宣贯记录(如培训签到表、考核试卷,需体现全员覆盖,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、老员工年度复训;宣贯效果评估记录,如员工对“密码复杂度要求”的知晓率统计)。
2. 人力资源安全资料
- 员工全生命周期管理记录(入职阶段:背景调查记录,如对IT岗位员工的信息安全资质核查;合同条款,需包含信息安全保密条款;岗前培训记录,如“信息安全意识培训合格证”。离职阶段:设备回收记录,如员工归还办公电脑的签字确认;账号注销记录,如邮箱、系统账号的关闭截图);
- 岗位权限矩阵表(需明确各岗位的信息系统访问权限,如“财务专员仅可访问财务系统的记账模块”;权限审批记录,如新增权限需部门负责人及信息安全小组双签字)。
3. 资产与技术安全资料
- 信息资产清单(需分类登记,如硬件资产“服务器S1-S10”、软件资产“OA系统V3.0”、数据资产“客户订单数据库”;资产责任人标注,如“服务器S1由IT部李工负责”);
- 技术控制措施执行记录(如加密措施:办公电脑BitLocker加密截图、U盘加密启用记录;备份措施:核心数据每日增量备份日志、每月全量备份测试报告,需包含备份恢复演练的成功记录;漏洞管理:季度漏洞扫描报告、高危漏洞整改跟踪表,需体现“发现-整改-验证”闭环)。
4. 操作与应急管理资料
- 日常操作记录(如系统运维日志,需包含服务器开机/关机时间、账号登录记录;变更管理记录,如“CRM系统升级申请单”,需有变更风险评估、审批流程及回滚计划);
- 应急响应资料(如《信息安全应急预案》,需包含火灾、勒索病毒等场景的处置流程;应急演练记录,如2025年6月“勒索病毒应急演练”的签到表、演练报告、问题整改记录;实际事件处置记录,如若发生过数据泄露,需提供事件调查报告、处置措施及影响评估)。
5. 供应商与外包管理资料
- 供应商信息安全评估记录(如对云服务供应商的资质审核,需包含其ISO 27001认证证书、数据中心安全检测报告;定期评估记录,如每季度对供应商的服务合规性检查);
- 外包服务合同(需包含信息安全条款,如“供应商不得泄露我方数据”“需配合我方审核”;服务过程中的监控记录,如外包开发项目的代码审计报告、进度跟踪表)。
四、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资料
此类资料用于证明企业“自我监督与持续改进”机制有效,是体系长期合规运行的“保障凭证”。
1. 内部审核资料
- 内部审核计划(需明确审核时间、范围、审核员资质,如“2025年第二季度内部审核计划”,覆盖生产部、IT部等部门,审核员需具备ISO 27001内审员证书);
- 内部审核记录(如审核检查表、不符合项报告,需明确不符合项的具体条款,如“未按规定对离职员工账号及时注销,不符合A.8.2.4条款”;不符合项整改报告,需包含整改措施、完成时间及验证结果)。
2. 管理评审资料
- 管理评审计划与通知(需明确评审目的,如“评估体系是否适应业务变化”;参会人员,需包含管理层、各部门负责人);
- 管理评审报告(需包含评审输入资料,如内部审核结果、客户投诉记录、风险评估更新情况;评审输出结论,如“需修订《远程办公安全策略》以适应居家办公比例提升”“增加对数据出境的风险评估频次”等);
- 评审决议跟踪记录(需体现针对评审结论的整改措施落实情况,如“2025年7月完成《远程办公安全策略》修订,8月完成全员培训”)。
五、特殊场景补充资料
若企业涉及特殊业务或行业(如金融、医疗、跨境业务),需额外准备针对性资料,避免因“行业特性”导致审核遗漏。
- 跨境数据传输:若涉及向境外提供数据,需提供《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报告》(若符合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”等情形)、与境外接收方的安全保障协议;
-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:若属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,需提供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自查报告》、等级保护2.0测评报告(需达到三级及以上);
- 客户敏感信息:若涉及金融、医疗等敏感数据,需提供数据脱敏处理记录、客户授权同意书(如“个人信息收集使用授权书”)、数据泄露通知记录(若发生过需按法规要求通知客户及监管部门)。